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

好望角植物4-緬梔(雞蛋花)

緬梔
學名:Plumeria rubra L. var. acutifolia (Poir. ex Lam.) Bailey
科名:夾竹桃科(Apocynaceae)
俗名:雞蛋花、番仔花.番仔樹、鹿角樹、貝多羅、寺樹
莖:圓柱狀,肉質莖,莖上佈滿葉痕,通常2~4分枝,株高可達6~7m。
葉:具羽狀側脈長橢圓形單葉,叢生莖頂。
花:聚繖花序,頂生,花軸長,花萼極短,花冠盆形,5裂,花瓣外白內鵝黃,喉部有毛。
果:通常為雙蓇葖果,種子有薄膜狀的翅。
鑑定特徵:灌木或喬木狀,株高可達6~7m,全株受傷時皆會流出白色乳汁。
分佈:通常為庭園栽培,縣內各鄉鎮市都有。


緬梔屬於夾竹桃科雞蛋花屬的植物。談到夾竹桃科,總會令人聞之色變,望而怯,全身都是「毒」,是人們附在此科植物身上最大的標幟,而緬梔應可算是此類植物中的奇葩,夏威夷人善用其花朵中心的小孔,將花朵串成花環,做為迎賓的獻禮;有些人更拿它芳香的花瓣來泡澡,甚至泡茶喝,不過除了花朵之外,它的其他部分都含有毒性,尤其白色乳汁,毒性更強!

因為緬梔的花香如梔子花,因此,才稱它為「緬梔」;不過,這個名詞通常給人較陌生的感覺,如果說「雞蛋花」,可能就婦孺皆知了,如果還無法理解,看一下它的花朵,在白色花瓣的中心,染上鮮麗的鵝黃,就再也沒有比蛋白和蛋黃間的關係,更貼切的形容了。每次在指導小朋友認識植物時,「雞蛋花」這個名詞,不論是才智如何,總是一次即能牢牢記住。

緬梔開花授粉後,結出雙蓇葖果,但結果率不高,果實期長達4個月以上,成熟後,果莢裂開,種子有薄膜狀的翅,會隨風飄散。

不過,我們俗稱的雞蛋花所指的,應該是學名為Plumeria rubra . var. acutifolia的白花黃心種,從它的學名中,也讓我們體察到,白花黃心種並非最早被發現命名的原生種,最早被發現命名的原生種學名是Plumeria rubra ,指的是一種紅花品系,一般也就稱它為「紅色雞蛋花」。除了這兩種形態、花色之外,尚有葉端鈍圓的「鈍頭緬梔」Plumeria obtuse,以及很多的園藝雜交品種,可說琳琅滿目。

長橢圓形具羽狀側脈的葉片,叢生於圓柱狀的肉質莖頂,老葉掉落後,會在莖上留下明顯的葉痕,這也是緬梔的明顯特徵。除此之外,或許因為它原生地是熱帶美洲、墨西哥的關係,經過冬天寒冷氣候的洗禮,2、3月間,葉片盡落,光禿肉質的樹枝,就像鹿角般,所以又稱它為「鹿角樹」。

名探險家郁永河在《裨海紀遊》中,對於1697年在台南的所見,有這樣的描述:「青大葉似枇杷,臃腫枝頭著白花,看到花心黃欲滴,家家一樹倚籬笆。」可見在300多年前,緬梔就被廣泛的栽植於家裡庭園中,郁永河對此樹更進一的描述:「番花,葉似枇杷,枝必三叉,臃腫而脆,開花五瓣,色白,盡心漸黃,香如梔子。」番花或番仔樹指的是:此樹由荷蘭人於1645年引入台灣。此外,「貝多羅」、「寺樹」也是它的別稱,據說,紙張發明前,佛經就是寫在「貝多羅」的葉片上;或許,因為它在佛教傳播上的重大貢獻,印度、墨西哥、斯里蘭卡等地的人們,認為緬梔香氣四溢,金光內蘊,具有保護廟宇的作用,因此稱它為「寺樹」。
看過了緬梔的介紹後,是否會想在家園中種上一株,重憶300年前「家家一樹倚籬笆」的情景,終日浸潤在緬梔的梔子花香中,欣賞覆瓦狀花瓣飄落時旋轉的美景?客人來時,成串的花環,就是最好的迎賓禮。「毒」只在我們是否了解它,尊重它,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,不亂摘食,觸摸後記得洗淨雙手,便能化毒為友了。
  圖 1. 花朵綻放的紅花緬梔,非常漂亮。
圖 2. 外白內鵝黃的花朵,像極了煮熟的白煮蛋,就是俗稱的「雞蛋花」。
  圖 3. 緬梔聚繖花序,花瓣外白內鵝黃。
  圖 4. 美麗的雞蛋花,此為園藝品種。
 
圖 5. 緬梔果實成熟後開裂,露出具膜翅、會隨風飄走的種子。

 
圖 6. 緬梔的雙蓇葖果,種子有薄膜狀的翅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